无意看到央视网的这条消息: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不禁苦笑,当初能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与文明城市对立起来,不知道那些管理者是怎么想的,按照这个特色,全世界恐怕除去中国和曹县就没有文明城市了。一叹。
不过如今又大张旗鼓地“取消”这些限制,依照中国管理的基本逻辑、文化和惯性,则足以说明了经济与就业局势何等艰难,实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里就不谈遍布全球各国的地摊经济、马路市场、车库商店、跳蚤市场、周末市集和流动商贩了,免得给人以挖苦或献媚之嫌。只说地摊经济在四十年前改开之际的由来,那同样是“无奈之举”:经济濒临崩溃,数千万知青返城无工作,新一批城市孩子长大无工作,国有/集体企业自身难保无法提供岗位,怎么办?
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大家自谋生路吧,摆地摊和个体户才出现了、发展了,壮大了,并成为后来浩浩荡荡民营/私营企业的一部分。
所以,当年地摊经济出现实在是局势逼迫而不是路线思想改变,如今可以美其名“倒逼”,但一旦局势好转,环境变化,地摊也立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成为城市不文明的现象和标志,就像此前若干年看到的一样。
今年也是如此,形势比人强,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松动放开乃至鼓励地摊经济,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自谋出路活下去。
但是,地摊经济,不像恢复天际线上的楼顶招牌那么简单的,叫上几个民工重新装上就大功告成。地摊经济,需要一个市民经济的生态,无法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像歌舞伎一般。
简单而言,以地摊经济为代表的市民经济,需要需求者、供给者、供应链和市场四个部分,更简单说,需要有人买,有人卖,有地方拿货,有地方销售。
我们一些城市(甚至是许多城市)经过这几年的整治和规范,已经基本消灭了这个生态:低端人口驱离,胡同店铺封掉,集贸市场拆除,临街道路清理等等,等等,这些不仅将城市微观活力扫荡一空,更决定了地摊经济不会简单就回来,需要大量更细致、更具体和更充满服务精神的培育。
虽然自从三个月前地摊经济被正式允许复活,一些城市取得某些进展甚至成为媒体报道典范,然而,我们要知道(特别在一二线城市) 它是很难的,因为前面所说的理由:地摊经济只是市民经济的一小部分,市民经济需要生态,需要一种对城市经济和市民权利的高度理解与尊重。
其实,这点上,是否比较国外不重要,是否朝三暮四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认识,虽然“问题导向”有其合理性 —— 这里讲的问题导向是指管理者由着自己思路来,走不下去遇到难题就改一改,至于当初是否被人指出不合理不符合逻辑则无所谓。这是一种高度不理性的管理和治理方式,它常常预示着制造问题成为行动合理性的依据。
好了,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大众地摊万众卖货,我们走过了几年,结果并不令人兴奋,事实再次证明,当我们回过头去重拾一些貌似无奈的做法的时候,我们此前走错了做错了,这点要认账要反思。
匆匆。
是为,一记。
文章来源:马语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