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一直是流量的圣地,从早期的小说阅读网站,到自媒体在线创作、内容分发、以及线上IP孵化,内容的链条和变现维度更加丰富.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平台,从内容消费到内容生产的反噬,试图支持内容的闭环.另外一类产品,从内容生产环节出发,吸引作者在平台上创作,形成内容阵地,通过内容的势能来获得增长,进而幻化为内容消费平台.如汤圆创作,脉冲书志,以及今天要聊的简书.
文章将从工具、内容社区和商业化结合三个模块来解析简书的发展和运营过程,并思考简书的中心化难题.
工具的故事:简书的诞生小众而可预见.2012年9月,简书的开发是为了支持一种写作语言Markdown(可以编辑文字格式的语言),目标是第一款支持Markdown的文字编辑器,不能再小众更多.
还处于内测时期的简书,在2012.12.7的一次大版本更新里,很快上线了富文本编辑切换功能,把受众人群范围快速增大.同期更新的功能还有"简书社",文章推荐版块,意味着开始内容消费和社交的尝试.
早期的slogan是"找回文字的力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简书都是以优质的写作工具作为口碑传播于创作圈.
从时间节和内容增长点看,冷启动完成地很快.对于工具属性来说,不存在双边属性,最早期主要通过Twitter及圈内自媒体定向邀请体验.国内来说,通过微博、独立博客、小说网站、杂志等都可以定向找到很多优质的作者.
2013.4.22 正式公测之前,除了完善网站功能外和邀请作者外,已经开展初步的内容运营.包括官网"简书社"版块的推荐,微博和微信推送以及征文互动.
从2013.1开始,简书开展"想想"主题系列征文活动,通过参赛名单看出几点.
第一,很多的参赛作者仅此一篇作品或少量更新,绝大多数作者至今没有获得较多的阅读数和关注,说明这批优质用户的维护及需求没有跟进,而且在后续内容重心变化后,这类作品和作者没有得到更多的资源扶持.
第二、在如日中天的微博时代,这批用户有很多都绑定了微博账号,并且微博是他们的玩地,但活动过程及简书官微内容,都没有利用到这层关系,发起和作者的微博互动传播.
运营增长的拐点:在 2013.4.22 网站公测后的18个月内,简书都只有PC版.度过了启动期,面临数据增长的问题,包含用户增长、内容增长和流量增长等几个方面,这三者的运营和数据相互连带,如何通过合适的策略方向来良性带动?
想了解更多新媒体运营就关注亿软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