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将有据可依,结束野蛮生长。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将出台,预计将于7月份正式发布执行。这也意味着“直播带货”将进入“监管时代”。(6月8日《北京日报》)
“直播带货”最近火了,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不可否认,“直播带货”是经济发展中的新业态,促进了零售商品的销售,促进了消费,也方便了消费者。特别是在线下流通受到冲击的当下,主要电商平台在抗疫助农上的具体实践,促进了短期内农产品供给及春耕生产的有效运行,推动了农货产销对接体系的转型升级。
然而,直播带货繁荣之下也有隐忧,一些负面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60.5%的消费者担心直播带货的商品质量没有保障,44.8%的消费者担心售后问题,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但只有13.6%的消费者遇到问题后进行投诉……夸大其词、假货太多、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负面印象已经相当严重。
相比传统网购,直播带货的最大特点是“短平快”,消费者只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抢购直播商品的决定,如此一来,就可能会造成冲动型消费,来不及对商品包括质量在内的各类资质充分审核,这就容易造成消费者买到的商品名不副实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此外,主播群体只要人气、只获收益、不担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带货主播的侥幸心理,在宣传时往往有意无意夸大其词,吸引眼球。这一乱象不仅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厘清直播电商的责任义务,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督促其自觉诚信,规范经营。据报道,首部直播电商标准正在制定中。此外,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8部门启动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剑指行业乱象,传递出鲜明导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不是虚假空间,以严格监管促行业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直播带货不能“带祸”。只有厘清平台和主播的责任,通过多方协同共治,在创新中加大监管力度,直播带货方能“播”得规范,“带”出共赢,才能走得更远。
想了解更多关于抖音运营就关注亿软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