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wDlpd.png
8wDFp9.png
8wDEOx.png
8wDMfH.png
8wDKte.png
关于老年消费市场的几点思考—激活码自动发卡网
adgjm531 2020-8-21

这两年,在学习和参与一些老龄社会事业的工作,所以被问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养老”问题如何看待?简答说几句,更多细节不再赘述,这两天新闻会够让你们烧脑的。


有关与老年群体相关的养老、养老金、养老服务、老年基础设施和老年人消费、老年权益等内容,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这也合理,毕竟这只是十三届三次会议,不是第十四大,而且本次会议重点在疫后经济与社会恢复,类似老龄社会这类大主题大专题应该将在“十四五”规划中会更具体。



总体来看,老龄老年问题只是本次大会中一个常规部分,当然,它与保民生、与医疗卫生改善、与社区改造投资、与财政政策、与内需和消费拉动等都有关系。


至于被问到“当下是否可以通过发展老年消费市场,来激活消费活力,促进商业复苏,推动经济增长?”


坦率滴说,刺激鼓励老年市场消费,当然部分可以起到上述所希望的作用,但,条件在目前并不足够成熟,它需要通俗的“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是指当前的老龄群体主力是40/50后,其生活状态、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决定了其支出的有限性,真正的老龄消费潮必须要等到60后成为群体主要构成,也就是要等到十年之后才能具有一个可观的购买力市场。


所谓“地利”,是指围绕着老龄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还没有达到足够吸纳这个群体进行自由与安全消费的水平,主要供给不是面向特定极少数家庭的,就是面向青壮年市场的边缘延伸,需要完成整个城乡的适老化改造与适老化生活之后,才能激发。这个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所谓“人和”,更多是指当下的经济分配、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生命观念、国民福利等全龄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并不足够支持老龄群体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消费群体这一主体认识,换言之,除去占据市场极小规模的特定产品之外,他们并无主张群体消费特质的社会环境和商业氛围。这个的初步完善同样需要起码十年时间。


因此上,虽然这些年围绕老龄群体的养老康老乐老学老产生了一些老龄消费市场实践和进步,但总体来讲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这些市场的规模扩大,无法对线下消费内需产生直接的足够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手足无措了,还是有大量可做的工作的,例如,如何结合“新旧基建+适老化+消费升级+获得感提升“这些社会经济的主题和方向,我们可以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


路边匆匆,不妥指正。


文章来源:马语微言


最新回复 (0)
返回